4月7日,知名记者马德兴在U17国少队出局后的报道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国足球的现状与历史。他指出,尽管整个团队在大赛经验上有所欠缺,但中国足球并非没有成功经验。
马德兴认为,残酷的现实在国少队拟定备战计划之初便已显露。尽管队员们训练努力,工作人员和教练员也渴望完成重返世少赛的目标,但如何画好这份蓝图却是一门大学问。遗憾的是,无论是国少的工作团队、教练团队还是球员们,都缺乏大赛经验,这无疑是最致命的弱点。因此,国少队最终遭遇的两战结果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此次中国U17国少队是首次在中国足协青少部的主导下征战亚洲洲际大赛。对于青少部及其上下来说,这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备战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准备、注意哪些问题和情况,都显得尤为重要。主教练上村健一也是首次率队参加这种洲际大赛,面对巨大的比赛压力和成绩要求,他需要妥善处理并帮助小球员们调整好心态。
多年来,我们常常听到“中国足球有什么经验可谈”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尊重历史和不尊重中国足球的表现。在讨论中国青少年队伍何时能重返世少赛、世青赛时,我们忽视了过去的成功经验。例如,20年前的亚青赛亚军、亚少赛冠军等佳绩都证明了中国队曾经的辉煌。然而,我们在国家队的成绩不佳时,往往忽视了这些成功经验,甚至否定了中国本土教练的贡献,特别是在青少年足球方面。
事实上,中国国少队、国青队在征战世界大赛的历程中,都是由中国本土教练率队取得的资格。以这次备战U17亚洲杯为例,中方管理团队和中方教练组提出不同意见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中方助教团队中不乏亲历过2004年中国足球夺冠的队长和队员。他们虽然可能在理论上存在不足和弱点,但他们亲身经历过当年的夺冠过程,知道如何夺取胜利。因此,他们更清楚在备战过程中哪些做法与安排是值得商榷的。
综上所述,中国足球虽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我们不能否认过去的成功经验和现在的潜力。只有正视历史、尊重现实、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和长处,才能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