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曾经的蛀虫刘永灼,他的生活奢华与败家之举,与许家印相比亦毫不逊色。作为恒大汽车的执行董事,刘永灼的年薪高达6800多万,他的挥霍无度,败家速度,几乎与许家印旗鼓相当。
在恒大集团神话般的繁荣时期,刘永灼身处其核心层,扮演着重要角色。自2010年起,年仅29岁的他便担任广州恒大俱乐部董事长一职,一时间名震四方,被视为成功人士的代表。作为恒大足球的掌门人,他带领广州恒大在2015年成为亚洲足球第一股,其崛起速度和巅峰时刻令人望尘莫及。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崩盘,恒大集团陷入了负债的困境。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尽管恒大试图挣扎求生,比如转向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但这些举措却未能挽救其命运。刘永灼在此时已丧失了原本追求发展的初心,即使明知恒大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仍继续过其奢华生活。
在他的带领下,高管的消费模式几近固化。他们信奉着“烧钱多就等于成功”的原则,盲目地将这种逻辑应用到公司管理的每一个项目中。他们无视真正的商业体系运作的复杂性,只是一味地用资金堆砌规模。他们以为“资本杠杆是万能药”,对市场规则和产品质量置之不理。
这种错误的策略最终导致了恒大的大额亏损。为了挽救公司,他们转向了新能源领域这一最后的翻身机会。然而,刘永灼再次选错了方向。他仍然采用过去那种砸钱、并购的手法来开展新业务,这使得他们制造的东西只是零散的产业拼接在一起。结果,产品不仅生产成本高昂,而且因为产品的不熟悉和质量不达标而导致效果适得其反。
这样的局面导致恒大第一款产品“恒驰5”在市场上的反响不佳后便迅速结束。然而,刘永灼等人却选择以借贷名义从公司提款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种无视市场规则、只顾自身利益的行为最终导致了2024年的指控和恒大的彻底崩塌。
在2021年恒大陷入困境的时期,刘永灼的工资仍旧保持了原有的高额水平——6849万元。他曾经的辉煌和成功背后所呈现出的并不只是简单的励志故事,而更像是“恒大逻辑”下孕育的畸形产物。每个项目他都采用直接砸钱、追求短时成功和媒体关注的方法处理,但却忽略了坚实地基的重要性。最终导致所有建筑的基础不牢固而崩溃倒塌。这无疑是让人深感遗憾的败局与警示,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与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