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的最后一天,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中足联)的官方公告传来消息,旨在深化职业联赛规范化建设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纪律与道德准则》在2025年2月19日正式颁布。这一标志性事件意味着中国职业足球正式步入了制度化管理的崭新阶段。
为了确保《准则》的有效实施,中足联自四月开始,针对联赛全体参与者展开了一场为期三个月的专题培训计划。这一计划采取了“线上+分批次”的培训模式,以教育为先导,旨在夯实职业化发展的基石。从四月到六月非比赛日期间,由中足联纪律与道德委员会的专家委员领头,每期组织两至四家俱乐部的工作人员、教练员及球员参与培训。据统计,四月份已经完成了四期培训,共计有来自中超、中甲、中乙三个级别的俱乐部约120名、178名和320名成员参与。这样的培训计划将持续进行,直至六月底,实现三级联赛全覆盖、全岗位覆盖以及考核全覆盖。
在培训过程中,核心内容聚焦于《准则》的要点。培训围绕“处罚措施”、“申诉程序”以及“申诉救济程序”等关键原则展开,结合2025赛季已经发生的违规案例进行深度剖析。通过情景还原与责任解读,使参与者明确赛场内外行为的底线及其后果。此外,培训还设置了开放式问答及标准化考核环节。对于未达标者,将提供“一对一”的补训机会,并建立意见反馈通道,形成“学习-测试-改进”的闭环机制,确保政策深入人心。
业界的反馈十分积极。参与培训的俱乐部代表表示,职业纪律是竞技体育的生命线。此次培训不仅帮助他们系统掌握了规则,还推动了俱乐部将纪律准则内化为更衣室文化的一部分,外化为赛场内外的高标准行为准则。此前,中足联已对赛区协调员、俱乐部管理层等核心岗位完成了首轮培训,如今扩大至全员范围,旨在构建一个“人人知规、全员守则”的联赛生态。
中足联强调,《准则》的发布与培训体系的落地是完善职业足球治理的重要举措。未来,中足联将持续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以“零容忍”的态度维护赛事的公平性,为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规范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将为中国足球的未来铺就一条更加光明、规范的道路。